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办公室的故事》男主去世,为什么普京都会发

来源:办公室业务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3 05: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国家之间交往的热络并不意味着彼此的文化真的能够被深入了解。 据说,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这话不无一定的道理。 前几天,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安德烈·米亚赫科夫因为心

国家之间交往的热络并不意味着彼此的文化真的能够被深入了解。

据说,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这话不无一定的道理。

前几天,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安德烈·米亚赫科夫因为心衰在莫斯科去世。这个名字相信绝大多数国人并不熟悉,但是如果指出这就是曾经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苏联电影《办公室的故事》中扮演男主人公的演员,可能有点年纪的观众会恍然大悟,噢,原来是那个“湿乎乎的”(影片中的经典台词)纳瓦谢里采夫同志,或许更有心的观众会知道他主演的《命运的捉弄》是俄罗斯电视台每到新年就雷打不动地播放的一部影片,将近半个世纪,因此他堪称俄罗斯最家喻户晓的男演员。

除此之外,咱们所知甚少。即便是当年曾经给我们带来如此欢乐的一个人,他的消息也只是如露水一般,几秒钟就蒸发在互联网的娱乐新闻中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米亚赫科夫的去世属于俄罗斯社会的一个大事件。比如,普京和绍伊古都在第一时间向他的亲属发去了唁电。这只是因为他是一个“大演员”。被流量网剧淹没的我们很难想象《办公室的故事》和《命运的捉弄》这样的大IP在他的演员生涯里并不是最重要的角色。

安德烈·米亚赫科夫的告别仪式图片:YouTube视频截图

首先他是作为一个优秀的戏剧演员而受到观众发自内心的尊敬。的确,这里有很大的文化差异,因为我们难以想象去剧院看话剧和物质生活是同等重要的事件。所以俄罗斯的情况也只能“仅供参考”。

作为苏联时期传奇剧院“现代人”剧院的主要演员之一,米亚赫科夫所塑造的经典戏剧形象,比如高尔基的《在底层》中的男爵,一系列契诃夫戏剧中的主角,以及万比洛夫《打野鸭》中的齐洛夫——通过这些角色,我们可以感到,演员可以是一个何等有人性尊严,能够影响我们心灵的职业!顺便说一句,他的影响绝不仅仅在俄罗斯国内,要知道契诃夫、万比洛夫在20世纪的世界戏剧界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而莫斯科“现代人”剧院版通常就是最好的演绎保证。而在影视中,米亚赫科夫在《图尔宾一家的日子》《后记》这两部影片中的表演也诠释了电影演员可以达到的精神高度——是的,大多数中国观众并没有看过这两部电影。

米亚赫科夫图片:塔斯社

或许又有人冷笑道,这跟咱们又有什么关系呢?而这一点正是笔者下面要说的。

对于观众来说,是否熟悉一个外国演员其实并不重要,绝大多数的追星行为其实是因为内心的空虚。不过,我们的确曾经从某些艺术形象中获得过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多年后我们在空虚的时候却已经忘记了当初这种精神力量从何而来。最糟糕的是,我们竟然不去思考有些力量真的充盈过我们的心灵,却将过去的一切统统归入“怀旧”的行列,这个的确是我们习以为常,但确实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例如坊间只要一提到与苏联有关的文化,就自动归入老年旅行团或夕阳红合唱团了,就像去年某部在俄罗斯拍摄的、充满刻板印象的贺岁片一样。实际上,毫不客气地说,这部电影或老年旅行团或夕阳红合唱团其实对真正的俄罗斯文化一无所知,唱唱《红莓花儿开》不过是一种情调,或者广场舞背景音乐而已。

我们也能看出,只有真正对精神文化感兴趣的人才会记得《办公室的故事》在何种层面上感动了我们——这部影片真正的主人公就是纳瓦谢里采夫同志,女局长只能屈居第二主角。虽然这部电影可能只是一部大众情节剧,但主人公的身上依然有一些俄罗斯文学传统的“弱者”特色——在生活里他不是所谓今日成功学定义的“成功人士”,甚至可以说是个“不成功人士”,但在这部影片中他却是最给我们力量的那个人,他有自己的精神尺度和道德标准,这样的人在与市侩主义的斗争中肯定是要吃苦头的,但他的精神道德力量却给我们持久的支撑。

《办公室的故事》电影剧照,女演员阿丽萨·弗雷因德利赫。图片:视觉中国

这并不仅仅表现在他的文化修养,比如熟记帕斯捷尔纳克的诗句,而更体现在守护自己的良知、自己精神独立的底线、自我反省能力、面对无耻行为时的勇敢行动等等,他的力量感正是来自于对这些品质的肯定,大声的、果断的、勇敢的肯定——这与中国电影中的“小人物”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过这是另一个问题;如前文所说,《办公室的故事》在苏联电影中属于“大众的”那一部分,但它依然具有一种知识分子的意识,而影片中的良知和精神自由是不应该被我们遗忘的。

文章来源:《办公室业务》 网址: http://www.bgsywzzs.cn/zonghexinwen/2021/0303/1010.html



上一篇:大衣哥儿媳妇被曝开公司,办公室高档瓷器太抢
下一篇:最高法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正式成立

办公室业务投稿 | 办公室业务编辑部| 办公室业务版面费 | 办公室业务论文发表 | 办公室业务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办公室业务》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